繁体

嫁到印度的华人姑娘是什么感受?姑娘:很后悔,最怕晚上!

  • 18 May 2024 Sat |
  •   新闻 |
  •   ✉ 檢舉

跨国婚姻在现代社会已经变得屡见不鲜了,因为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,现在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多了,走进我国门的外国人也多了,所以中国女生嫁给外国人也不是什么新闻了

今天就带大家看看,嫁到印度的中国姑娘是什么感受?中国姑娘坦言很后悔,最怕晚上。

大家都知道,现在的社会提倡“爱情不分国界”,无论是种族,肤色,国籍等都不能限制爱情。

所以随着中印人民的互动越来越频繁,即使印度人和中国人在肤色,文化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异。

但仍然有不少中国姑娘被印度男人所吸引,走上了跨国婚姻的道路。

   

近年来,不少中国姑娘都嫁去了印度,那她们婚后的感受如何呢?据一位印度姑娘透露,她的印度丈夫虽然对她很好。

但两人在生活习惯上还是会产生巨大的分歧,因为印度人的很多生活习惯在中国都是很让人难以理解的,比如说用手抓饭,天天吃咖喱等。

而且,印度的生活环境也不太好,治安很差。

尤其是在晚上,一般只要天一黑外面的街道就没什么人了,如果独自出去的话很可能遇到危险,这让中国姑娘非常害怕,有时候想出去上个厕所也不敢。

所以她现在也有点后悔嫁到印度来,相比印度,在中国的生活简直太美好了。看完你有何感想呢?

延伸阅读:

印度女孩“一口气嫁5兄弟”该如何生活? 妻子苦不堪言后悔了,一点都不幸福!

世界上一妻多夫的国家并不算多,毕竟自从人类进入父权社会以来,女性的地位就始终并不算高。

而且很多保存着一起多付制度的地方,也并不是因为女性地位有多么崇高多么,贫困造成了这样的后果。

例如印度就有一位姑娘嫁给了五兄弟,这种一妻多夫该如何生活呢?这位妻子表示苦不堪言,一点都不幸福。

她说自己其实嫁到这边来之后,虽然5位丈夫对她的态度还算是和善,但每天从早忙到晚,家务非常繁重,让她一点休息时间都没有。

这位姑娘说之所以会答应同时嫁给五兄弟,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嫁妆问题,印度对女性的嫁妆要求金额是非常非常高的。

很多男人如果见不到高额嫁妆是不愿意娶妻子的,甚至于就算是娶了妻子,将妻子的嫁妆挥霍一空之后,他们也会向妻子的娘家重复索要,不给就家爆。

    

这就导致了印度很多人不愿意生女孩,生了女孩仿佛就预见到了自己家庭破产的未来。

而那些已经有了女孩子的家庭,只能想方设法把姑娘嫁出去,已经顾不得对方是什么样的家庭了。

这位姑娘也是因为差不多的理由而嫁入5兄弟的家庭。

并且除了这种一妻多夫的地方,印度还有很多地方会同一个男人娶多个妻子。

也并不是为了什么皇帝的生活,而单纯是想要这么多妻子来供养丈夫一个人,他们会要求妻子外出打工赚钱,然后把工资全部上交,这完全不能说是婚姻生活,简直就是奴隶。

因此看到这样的场景,真的非常庆幸自己现在是出生在中国,我们现在一夫一妻的制度才是最适合天长日久过日子的情况。

而那些从历史当中遗留下来的落后制度,还是让他们慢慢消亡吧,以后看一看历史文献就可以了。

延伸阅读:

马来西亚有座小岛,生活开销低,常年无人居住,却被誉为“海之瑰宝”

有座小岛,总面积只有15平方公里,常年无人居住,却被誉为“海之瑰宝”

酷暑时节,最适合出行旅游地点就是海滩和岛屿,如果有幸去马来西亚旅行的话,推荐去停泊岛。

停泊岛位于马来西亚登嘉楼,离马来半岛的登嘉楼海岸只有20公里,反方向19公里外就是中国南海。

停泊岛由大小两个海岛组成,周边还有三座无人居住的小岛,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,面积并不大,却被《国家地理》赞誉为尚未完全开发的“海之瑰宝”。

停泊岛距离丁加奴海岸约二十一公里,由大停泊岛与小停泊岛所组成。披盖着原始森林,迎风摇曳的棕榈,洁白粉状的沙滩,以及四周湛蓝的海水。

最佳旅行时间

四季皆宜。

建议游玩天数

1-2天。

交通选择

如果从吉隆坡飞哥打巴鲁,然后坐快艇40分钟即可抵达停泊岛。属于东南亚性价比超高的度假岛。目前游客还不算多。

消费程度

“停泊岛拥有世界上最廉价的阳光和沙滩,但品质却一点都不低”,只用1200美元就换来一周的高端度假体验。

历史沿革

大小停泊岛约有2000个居民,以致水电供应很不稳定,白天没电晚上没热水是常态(也不太需要),空调就更不用说了。但在几十年前的大马时代,几乎所有泰国、越南和柬埔寨商品入境马来联邦的唯一通道,因而得名停泊岛。

由于英国殖民期曾招聘少量华工,二战后这些人都留在岛上生活,如今还有小部分岛民是华工后裔,只不过华语并不流利。但对于一个大马出生,从未去过中国的华裔来说,已经很难得了。

名宿酒店

都说华人很会做生意,民宿从最早的三间木屋开始做起,现在已经扩建成50多个房间的大型民宿,旺季几乎都是满房。价格一直保持在100-150马币之间,最好的房间也就300马币,还包早和接送。

停泊岛大部分酒店的房间都很小,但基本的配置还算齐全,唯一不足的是没有空调,因为岛上电力奇缺,白天开窗还算凉爽,但晚上还是有点闷热。

岛上没有热水,但热带海岛也能忽略这个不足,总体对得起海岛民宿150令吉的价格。

文化与美食

由于马来西亚是穆斯林国家,多数岛民们信奉伊斯兰教,饮食方面也以清真为主。

随着欧美游客的大量涌入,饮食风格也因此欧化了不少,不少餐厅打出20-30马币管饱的招牌,菜式还相当丰富,有炒饭、鸡腿、牛排以及蔬果等等。

如果吃不惯的话,街头小店和夜市的选择更多,价格也不贵,基本人均40令吉以内。

区域划分

大停泊岛共有三块沙滩,北面的珊瑚滩沙质松软洁白,虽说被酒店租用但也不阻止外来游客参观。

南面的公共沙滩游客最多,被海水磨碎的贝壳碎沙晶莹剔透,阳光下还会闪闪发光。西南面沙滩目前已关闭,据说出现很多水母。

小停泊岛目前尚未大规模开发,岛上只有一个几百人口的小镇,整体面貌相对原始。

《国家地理》总编吉博特2010年登岛时惊讶地对马来官员说:这是我见过最美的日落,希望不要大规模开发,让游客自己寻找小停泊岛的美。

十年过去了,这里的开发程度仍然很低。

“海之瑰宝”的称号来自小停泊岛密集又多样的珊瑚群,以及成群结队“巡游”的上百种珊瑚鱼。为了保护停泊岛的海洋生态,马来西亚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“世界海洋公园”的称号,成为全球唯一一个真正在海底的海洋公园。

游玩项目

停泊岛的水深能见度保持在20-30米之间,属于亚洲最清澈的海域行列,仅次于印尼四王岛。

但涉及到环境保护,很少有潜水发烧友跑来停泊岛深潜,大部分都是在大停泊岛浮潜,因此岛上潜水的费用也很低,半天收费基本不超过150令吉。

不算潜水的话,双人游玩停泊岛七天的费用不会超过4500令吉,也就是人均2000即可。正因为如此,停泊岛的欧美穷游客特别多,反倒是亚洲游客不常见,沙滩上偶遇的三个德国妹子说“停泊岛在欧洲穷游圈很火”,她们也是慕名而来的。

除了海上项目,环岛徒步也是必选项目,沿着海岸能看到不少海龟和珊瑚鲨,也可以从西北面的公园直接穿越丛林。

如果需要注意的是,停泊岛的热带丛林少有人烟,猴子和蜥蜴很多,还有部分蜘蛛是有毒的,岛民也会提醒游客别穿短裤。

马来西亚人还不知道,马来西亚有个“越南岛”

马来西亚的登嘉楼州的外海,有不少好玩的岛屿,拍摄《夏日的么么茶》的乐浪岛,还有老外喜欢的停泊岛,都已经名声在外人山人海。

这次我去比农岛,过去不对外开放,交通很不发达,但近年来,当地也已经在大力发展旅游业,甚至还设计了水下画廊,相对完好的珊瑚礁和能见度极高的水域,成了潜水爱好者的宠儿。

89D80987-C59B-4218-9EDE-BCC23F5C2A60.jpeg

在码头包了船,让马来船夫送我们到比农岛,半小时后就是碧海蓝天。色彩斑斓的热带鱼在珊瑚间悠游,蔚蓝的海潮唤醒了沙滩的洁白,一切都仿佛在天堂里的模样。

然而我们眼中的天堂,在一些人心里曾经是地狱,日夜想离开,永不回来。

眼前的比农岛看似和登嘉楼外海的诸多岛屿没什么差别,但却有极具传奇的命运。

7124A0DD-E049-4D22-922B-E5342FC4B4B1.jpeg

1975年越战结束后,数以百万计的难民因为恐惧新的政权而乘船离开越南,漂泊海上,寻找收留地。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估计当时约有20万至40万的难民si于海上。

基于人道原因,抵达马来西亚东海岸的越南难民陆续被安排住在比农岛上,最早抵达的难民不少还是专业人士和知识分子。

1978年比农岛设了难民营,抵达此处的人不断增加,最高峰高达25万。

16E99B14-F7A3-407F-BE12-2B01D6A25157.jpeg

他们砍伐岛上的树木搭建木屋,当时的卫生条件不足,粮食和饮用水短缺,医疗设备简陋,不少人患上了传染病。

在恶劣的环境下,难民靠着简单的物资,在比农岛开始了新生活,并耐心等待第三国如美国、法国或澳大利亚的收留。

1991年难民营关闭,比农岛被列为受保护的海岛,岛上并没有发展餐厅或度假村,因此游客无法过夜,也保留了比农岛的原始风貌。

C3A0B419-8D41-47C3-BD0D-63B1B4EF1201.jpeg

登上岛屿后,走几步路就能看见坍塌和荒芜,人住过的村子被连根拔起,留下的残瓦和断梁,任由生命力极强的热带植物紧紧包裹起来。

唯有东西方的神明似乎毫发无损,由神龛前的香烛和水果来推测,几天前应该有人来过。

2FC1C750-ED07-41A4-9BFD-A6FC623157A0.jpeg

想起之前船夫问我们是不是越南人,这座岛经常会迎来越南游客,大多是表情肃穆的中年人,来此缅怀不堪回首的岁月。

岛上的菩萨(如图)和圣母玛利亚,都有慈悲的面容,都朝着海的方向,那茫茫大海中应该有能抵达的容身陆地。人在绝地逆境时,只能寄望神迹,祈求怜悯。

Top